2019-01-09 02:00:00
热度: 56082
要点速览:
1.Linkedin的商业模式是完全可以以人脉数据上链的方式做到真正的价值共享。
2.中心化与DAC是共存的,就像交易所与ETH、BTC的关系。
3.关于公链的选择,赵杨晛认为要与场景有关。
4.中心化可以做增值服务,但人脉价值本身,应该完全以公平去中心化的模式去分配。
10月11日15:00,爱员工创始人、Delink发起人&基石投资人赵杨晛做客「火星财经创始学习群」,做了主题为“区块链带来的新社交形态”的分享,同时与轮值群主郭强进行了深度对话。
赵杨晛认为,目前很多中心化网站的核心数字资产是用户自身的数据以及用户之间建立的人脉网络,但用户却并未出现在这些网站的利益分配中,“这是错误的”。
基于此,他在今年投资了Delink,这是一个人脉分享生态,让利益全部回归用户。简单来说,Delink通过开放激励节点,使各个有大量人脉的参与者分享与交换人脉,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价值社交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谁贡献了数据资产谁获利。
以下为赵杨晛分享内容,由火星财经(微信:hxcj24h)整理:
一、价值社交:让利益全部回归用户
我过去拥有超10年的猎头公司管理经验,并曾在300多家公司担任资深管理顾问,服务过上千家企业,在人力资源领域具有独特的见解及研究,对掌握人力资源行业的发展动向和市场策略有一定认知。
我一直都在做“人”的生意,本质就是组织,以利益分配为核心去推动目标达成。
组织分配本身与DAC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当时我的猎头与企业咨询公司做到华南最大时,其实很迷茫,我看到了很多猎头咨询行业的痛点,他们有非常多有用的人脉,同时颗粒化非常严重。
我本要做一个牛的人力服务企业,因为人脉的去中心化过于严重,要组织起猎头们总会遇到各种制约,所以我把猎头公司送交给了我的弟子打理,我自己又做了爱员工,一个中心化资源驱动的商业模式。同时在这些年我投资了很多与“人”相关的产业,比如办公逸、亿封简历、小善科技等。
在2017年的时候,我与爱员工的股东、滴滴的投资人王刚谈区块链与共享经济,我那时忽然发现,之前很多无法实现的想法在区块链世界里变为可能了,后来,通过薛蛮子引导,我和蔡东青共同成立了业力资本,希望投资一些基于区块链技术改变现有产业模型的项目。
不过那时候区块链世界里色彩斑斓的泡沫太多太大,所以直到2018年,我才投了第一个项目Delink。Delink是一个人脉分享生态,这是一个利益全部回归用户的价值社交平台。
在社交世界里,过去国外有两大巨头——Facebook和Linkedin。尤其是Linkedin,300亿美元市值完全以4.5亿用户的六度人脉的人均价值作价。当时,包括我在内也是Linkedin的用户。可它卖给微软时,我与我的猎头员工、朋友却没有得到一分钱,而人脉资产我们却提供了不少。
当然现在有很多中心化的网站,在做大数据和AI,他们的商业模型是围绕自身拥有的海量数据展开的,比如Facebook、Linkedin、腾讯等。但是我想问,这些网站的核心数据资产是什么?是用户自身的数据以及用户之间建立的人脉网络。明明是用户贡献的数据组成了这些网站的核心价值,但是用户却并未出现在这些网站的利益分配中,这是错误的。
其实,很多类共享经济中心化的商业模式,我后来发现都有类似问题。当然,不同场景、不同核心价值的服务与产品,有可能的确依赖中心化。但后来我们做了深度分析后发现,Linkedin的商业模式是完全可以以人脉数据上链的方式做到真正的价值共享。
其一是数据本身合适上链,其次本应不可篡改,尤其是个人数据,个人人脉本应资产个人化,而不是中心化。
回看Linkedin,除增值服务外,本质上就是个DAC,人与人之间买卖人脉。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去中心化人脉是成立的。就我个人观点,中心化与DAC是共存的,就像交易所与ETH、BTC的关系。
所以,我们先要去思考,我们这个价值互联网时代的价值社交,一定不是发发分红,而是一种结构。
二、“人脉即挖矿”
在Delink最核心的网络层,我们提出了“人脉即挖矿”的概念。所有对于底层人脉网络的扩张做出贡献的行为,都会被奖励。在Delink上,通证映射的是人的价值。Delink上每生成一个新的通证,就意味着有新的用户连接到了Delink的人脉网络中。要留意,是确认人与人脉连接。
而在信息层,用户可以填充自己的各种信息,它是一个多维信息的叠加。应用层的应用透过不同的合约,来向用户调取信息。比如在招聘场景中,用户的信息是他的职场名片,一个HR或者猎头可以通过向这名用户支付通证,来查看他的职场名片,同时与他联系。当这个用户不想看工作机会的时候,他可以关闭自己的名片。
远的来说,Linkedin 2016年卖了近300亿美元;近的来说,智联招聘每年也有几十亿的收入。这些都是用户创造的信息产生的价值,所以当我们把它回归给用户时,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利益刺激。
简单说,Delink通过开放激励节点使各个有大量人脉的参与者,如猎头、招聘人员等,去分享与交换人脉。同时与超级节点合作,包括各个人脉平台,如猎上网等产生以Delink作为交易价值的等价物。而从表现形态上看,Delink是一个C2C的产品,又连接了各种2B的节点平台去消费。
Delink要做的是,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价值社交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谁贡献了数据资产谁获利。说的直接一点,在很多招聘网站上,我向这个网站支付50-100元就可以查看你的个人信息,不管你是否愿意。但是在Delink上,你想查看我的信息或者我分享的信息,你是向我付费。这就是利益回归用户。
那Delink是一个服务于招聘行业的产品吗?当然不是,因为人脉本质就是组织连接、招聘、招商……Delink的模型天然有着巨大的价值,我们选择招聘作为始发场景,是因为招聘HR和猎头对于人脉网络的扩展有着高频且刚性的需求,并且由于其工作性质,他们天然连接着很多人,是Delink网络上天然的核心节点,因此他们在Delink上也最容易获利。
Delink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是价值社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托朋友办事这种场景,这其实就是价值社交,价值透过人脉网络进行流转。但是你很难触达人脉网络中离你较远的人,比如我想找奥巴马谈一个生意,这个生意是一个奥巴马一定感兴趣的生意,我通过6个人可以找到奥巴马,但是这6个人确很难都愿意帮我积极的介绍,因为他们没有驱动力。
而在Delink上,我将找人的收益回归到用户,我通过6个人找到奥巴马,这6个人都会被奖励,这个链条天然被打通。所以在Delink上,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再困难,你只要思考,你找到对方,能够为他带来怎样的价值,达成互利,就可以了。这是我认为Delink能够为世界带来的最大的改变。
Delink现在正小规模内测,用户都是凭借邀请码来使用的,主要是看能否跑通经济模型,同时还要不断优化技术选型。目前内测用户接近2000人,全部是猎头与招聘HR,他们已经分享了近10万他们的人脉信息,可交换数据2000万。
技术层面,我特别要说一说。
当前区块链技术还不能很好地支持高频的读写,所以我们也尝试了很多的技术方案,目前来看,BUMO对生态的支持方案是最契合我们产品需求的。因为在应用层,用户不是最关心你分布多少个节点,而是更关心效率与安全。就效率来说,BUMO的能力远超其他公链。
关于公链,我个人的观点是要与场景有关。我们之前先尝试了以太坊,但无论用什么方案最后还是出现效率表现差的问题。所以,就商用来说,尤其是千万级应用层面,只能选BUMO等高效公链。
最后,我要说一下我们业力资本投资的李一诺先生。他的背景我就不具体介绍了,但有一点,也是DAC的最核心,就是他说不融资,或者说不大规模融资。
他的理由是,Delink本身的价值是要有信仰者传播的,在有一定的启动资金前提下,他选择了用更多的Token去激励参与者。无论是节点,还是合作方,也包括人员成本,包括社群会长等。
更重要的是,他与郭强总共同设计了最后一公里的买单模式。链上的人脉资产越多,链的价值越大。但谁来买单呢?这群人不会以涨停来看价格,而是以链上的价值交换为核心需求。
所以,我们的超级节点猎头公司、招聘网等是我们的一个价段,以购买链上价值为基础的DAC模式。
问答环节
Q1:你觉得Linkedin这些传统的人脉或者HR互联网应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用区块链?
A1:无论人才网还是Linkedin,都没有把价值回归参与者。区块链本身,是以个人为主的去中心化商业。而人脉资产完全不应该属于中心化网站。
中心化可以做增值服务,但人脉价值本身,应该完全以公平去中心化的模式去分配的。而且这是一个数据驱动的事,人脉应该数据化。
Q2:区块链的一个大的价值就是数据确权,我们都在谈数据确权,但是确权怎么做?有什么价值?
A2:这是BUMO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把线上确权链化。
领英这些传统网站,在他们产生的那个时代,是推动了行业发展的,但是由于他们中心化的瓶颈,无法打破利益分配模型来激励用户,所以他们现在已经在制约整个行业的发展。这里的行业我指的不只是人力资源行业,也包括社交领域。
区块链有两点很重要,一是不可篡改,这使得用户分享的资产产权在Delink上不可篡改。而在中心化网站上,你分享的内容在你发布的一瞬间已经属于那个网站了。
我觉得人类不是不愿意分享,而是不愿意在没有任何认可的情形下分享,而Delink可以保证你分享的人脉、搭建的人脉网络,只要产生价值了,那个价值就会有你一份。
另一点就是智能合约。这是一个公开的合约,用户认同这个合约,才会来这里贡献自己的资源,换取利益,如果他不认同,他可以不来。合约无法随意更改,这也保证了用户的利益。
Q3:你觉得Delink会对这个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A3:最可能改变的是社交的垄断情况。其实社交工具本身是否必须中心化,尤其是我们在不同场景社交的数据是否应该存储在自己的链上?我是否可以去授权自己的数据?我想,Delink在尝试。
以微信为例,它可以不让我玩抖音。在Linkedin、Facebook之间,我的人脉是不互通的。但核心是,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用我的数据,还炫耀他们多牛,而我们却被透明化。在人类文明的路上,我认为这不会长久。
但最终,Delink想要改变的是整个社交模型。我希望在未来,找到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再困难,你唯一需要思考的是,你能给对方带来怎样的利益,能够形成共赢。未来的Delink应该是一个类似iOS的生态,开放给所有开发者,这个生态不属于任何人,但是服务于每一个人。
Q4:现在经济也不好,Delink能够对大家有什么帮助?
A4:先说下Delink的对策。慢就是快,快就是慢。一步步做好,用户参与者一步步加入。大环境好坏不影响好的产品与社区发展。
以区块链项目来说,我认为市场欠缺一个小白用户碰的着、摸的到的东西。
人人能参与的、一看就明白的区块链项目,目前来说应该是对市场有重要作用的东西,而且是人人分享、人人赚钱的东西,而趣头条类似。
趣头条有一群50岁的用户,他们都关心健康,有一群健康产品的金主要买他们的分享,透过分享建立信任。
Delink是一样的,透过分享人脉确权,把个人数据资产链上化。一群对人脉有兴趣的金主买单,而人脉是在不同维度价值完全不同。
Q5:这么做对找工作有什么帮助?
A5:就业市场而言,人脉介绍是成功率最高的。同时,可证明这人的数据真实性。因为是无数人去与你连接产生的。同时,因为数据无死角,所以搜索与推荐会非常快。Linkedin一开始80%的收入就是招聘。
Q6:如果不是猎头的话,在Delink上我可以做什么?
A6:Delink目前最大的用途是全球商业关系连接。就个人而言,透过人脉认识人是每个人都有的需求。
你通过分享与你的人脉连接,连接越多,挖矿越多,之后每次有朋友通过你认识了你朋友,你也有分成。
一是把自己的人脈资产化,其次是把自己人脈化。再让自己被找到时,成为资产本身,也就是认识你,你来定给不给钱。
Q7:有人说一币一简历,是真的吗?统一定价是不是会影响用户分享优质人脉?
A7:是的。这是算过的,因为你分享一次也得一个Token。但你与你的人脉可以自己重新定价,自由市场,自己定,假如你不想公开,也可以隐藏。
Q8:链上的人脉业务币和交易所币怎么平衡呢?会不会最后所有的挖矿行为产生的币都流到了交易所?
A8:区块链本身很奇怪,你不上,人家也可以帮你上,这就是去中心化的魅力所在。链上的交易就只认Delink,你可以去换,去挖。链外多少钱由市场确定,因为去中心。
Q9:Delink怎么赚钱?
A9:我为什么说DAC是组织管理的一种?组织是基于一个共同目标努力形成契约、做好分配的过程。
Delink的DAC是人脉生态。你对人脉生态有贡献,让链上人脉资产价值越多,你越被激励。反之,想光玩玩,是没法让你赚钱的。
如果一个DAC,阿猫阿狗都上来资金盘一下,那这个生态一定薅羊毛死掉,最近好多这种项目。
所以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嘉宾简介
赵杨晛 / Delink发起人&基石投资人
中国大陆早期知名猎头公司人本管理机构创始人、国内最大自由职业者综合服务平台“爱员工”创始人,已处于C轮。同时,2018年与奥飞娱乐董事长蔡东青先生共同创建专注区块链领域投资的业力资本。
对话发起人
郭强 / BUMO联合创始人
传统技术早期投资人,区块链早期实践者、投资人。曾任世纪互联副总裁,战略创新业务负责人,国际广播电台CIBN副总裁,发改委战略新兴产业基金亦庄互联合伙人,早期互联网瀛海威、四通利方的参与者,清华大学i-center驻校导师。
文章声明:本文根据「火星财经创始学习群」嘉宾分享内容整理,不代表火星财经立场,转载须在文章标题后注明“文章来源:火星财经(微信:hxcj24h)”。